在投資者眼中,上市公司的名字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是對公司核心業務的呈現,改名可能意味著公司戰略方向的重大調整。“光伏茅”隆基股份改名隆基綠能就一度引起市場熱議。
近期,A股市場又出現了一批改名的公司。江泉實業的證券簡稱變更成了“綠能慧充”,三聚環保擬將證券簡稱變更為“海新能科”,金萊特擬將證券簡稱變更為“小崧股份”。
7月11日晚間,小康股份也發布了更名公告。
01
小康股份擬
更名賽力斯
7月11日,小康股份發布公告,擬將公司中文名稱由“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小康股份”變更為“賽力斯”,公司證券代碼“601127”保持不變。

值得關注的是,賽力斯本為小康股份旗下控股子公司產品品牌名稱,賽力斯汽車在近期實現了相當亮眼的銷量。
對于此次更名,小康股份表示是為了便于投資者準確理解當前公司定位,使公司名稱與業務及戰略規劃相匹配,統一公司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
事實上,小康股份是一家擁有36年歷史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變革中,已經經歷了三次創業。1986年,小康從一根彈簧起家,開啟第一次創業征程;2003年,小康與東風集團合作,進軍整車制造領域;2016年起,小康開始進軍新能源領域,致力于將企業從傳統汽車生產商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智能汽車品牌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小康新的業務布局已明朗,此次更名展現了企業持續深耕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決心,旨在強化市場對其與華為合作關系的印象,進而提升公司整體估值。
02
新能源車
銷量大漲
小康股份7月2日產銷快報顯示,今年6月份實現汽車銷量12418輛,同比大增185.41%;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7658輛,同比增長524.12%。
如今,新能源智能汽車已然成為小康股份倚重的救命稻草。5月份,小康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反超其他車型,當月燃油車銷量大幅下滑62%,今年以來下跌34%。
總的來看,今年1-6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47714輛和45622輛,同比增幅分別達255.12%和204.51%。其中,賽力斯汽車取得了持續提升,今年累計產銷分別為22629輛和21581輛,同比增幅達到1302.91%和884.98%。
此外,在7月4日舉辦的AITO問界M7發布會后四個小時內,新車訂單已突破兩萬,72小時訂單量已超過6萬輛。小康在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的能力,正在獲得市場的認可。
銷量大漲,股價隨之一波波啟動。2021年和華為合作后,小康股份便一飛沖天,從13塊錢左右一路上漲到83.83元的歷史高點,巔峰市值突破千億大關。此后經過回調、反彈,公司股價一度站上90.50元/股的歷史新高,兩個月內漲幅高達141.54%。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小康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