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過于依賴“果鏈”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且公司高毛利率業務增速放緩,低毛利率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著營收,捷邦科技凈利潤增長乏力。
捷邦科技是一家定制化的精密功能鍵和結構件生產服務商,產品主要用于電腦、智能家居、3D打印、無人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終端銷售客戶以蘋果為主。
報告期(2019-2021年)內,捷邦科技營收分別為6.07億元、8.57億元及10.0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56萬元、6981萬元及9528萬元,營收和凈利潤保持了較好的成長性。公司以兩年(2019年、2020年)凈利潤累計超過5000萬元的標準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目前已獲上市委同意并提交了注冊稿。
不過,捷邦科技雖然超過了深交所創業板的最低上市標準,但其財務數據仍有不少風險。
首先,公司營收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低毛利率業務的發力,且公司營收對蘋果產業鏈具有較大的依賴,過去三年的成長性還受益于新冠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所帶來的消費電子的大繁榮,如今這一趨勢面臨戛然而止的風險;此外,過去四年,在收入增長超一倍情況下,捷邦科技扣非凈利潤卻增長不超過30%,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下滑,扣非凈利率也不斷下滑,公司盈利能力不斷減弱,陷入增收難增利的困境中。
高度依賴“果鏈”
捷邦科技的產品主要用于蘋果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化電腦和智能家居等領域。過去四年,捷邦科技營收從4.48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0億元,年化復合增長率超過30%,蘋果的間接采購功不可沒。
報告期內,捷邦科技對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額占比分別為80.01%、81.03%及77.63%,對前五大客戶具有較高的依賴,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分別為66.04%、62.41%及52.34%。整體來看,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比遠高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
報告期內,捷邦科技對富士康的銷售額分別為2.24億元、3.39億元及3.72億元,占比分別為36.85%、39.52%及37.17%,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公司解釋稱,由于銷售額未超過50%,因此對富士康不存在重大依賴。
從終端品牌商看,捷邦科技的客戶大部分產品應用于蘋果的平板電腦、一體化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產品中最終應用于蘋果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77.95%、81.27%及79.6%。公司聲稱,對蘋果終端品牌存在重大依賴,但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未來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報告期內,捷邦科技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2.55次、2.61次和2.77次,低于同期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3.27次、3.03次和3.19次。顯然,公司對下游客戶的信用政策更寬松。
捷邦科技也想對非蘋果終端客戶拓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報告期內,捷邦科技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產品應用于谷歌、亞馬遜等終端品牌廠商的合計金額分別為1.13億元、1.34億元和1.39億元,占上述兩類產品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9.23%、16.17%和14.32%,收入雖然在增加,但占比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公司營收高度依賴終端客戶蘋果的趨勢反倒更明顯。
A股上市公司被蘋果砍單后業績一落千丈的現象并不少見,比較典型的如歐菲光,自進入蘋果產業鏈后,歐菲光業績持續增長,股價也長期走牛,此后被剔出“果鏈”,業績一落千丈持續虧損,如今持續經營都面臨巨大的問題;最近的案例是歌爾聲學,6月21日被傳聞將遭蘋果公司減單而引發跌停。
2022年以來,不少“果鏈”公司因蘋果訂單較少而出現業績大幅下滑。據招股書注冊稿,捷邦科技把領益智造、安潔科技、恒銘達、飛榮達、智動力、博碩科技、達瑞電子及鴻富瀚列為可比公司。從一季報看,領益智造、飛榮達、智動力及達瑞電子出現了利潤負增長,而行業龍頭領益智造更是出現了較大的負增長。
捷邦科技產品分為傳統精密功能件、柔性復合精密功能件、金屬精密功能結構件和碳納米管四大類。報告期內,傳統精密功能件營收分別為3.18億元、3.36億元和3.84億元,毛利率從34.43%下降至29.87%;柔性復合精密功能件營收分別為2.35億元、4.2億元和4.56億元,毛利率從33.69%下降至29.67%。
報告期內,金屬功能結構件的收入為3257萬元、7202萬元及1.24億元,碳納米管的銷售額為零元、562萬元、2588萬元,上述后兩項業務屬于新興業務,成長較快,但2021年上述兩項業務毛利率均未超過20%。
報告期內,捷邦科技在碳納米管業務的研發投入為516萬元、252萬元和479萬元,投入并不高。公司主要客戶為多氟多、鵬輝能源的二線廠商,對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一線廠商的銷售尚在認證過程中。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捷邦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