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發投入以及毛利率并不占優的情況下,公司營業收入增速遠高于行業競爭對手,并存在重要客戶是前股東以及數據存疑等問題。
經歷了三輪問詢之后,6月12日,天山電子發布創業板招股書注冊稿,這意味著公司距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天山電子主要產品包括單色液晶顯示屏、單色液晶顯示模組及彩色液晶顯示模組,此次IPO,公司擬募集資金3.13億元,其中9348萬元用于光電觸顯一體化模組建設項目,1.11億元用于單色業液晶顯示模組擴產項目,4786萬元用于研發用心建設項目,6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作為一家生產顯示屏模組的企業,天山電子融資規模并不算大,但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突然爆發,遠超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存在重要客戶是公司前股東、銷售數據與客戶披露不一致以及新增客戶參保人數為零等問題。
業績支點何在?
據注冊稿,2019-2021年,天山電子營業收入分別為5.61億元、6.15億元、10.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51%、9.73%、76.96%;凈利潤分別為3808萬元、4785萬元、972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9.04%、25.65%、103.19%。
從數據上看,2021年,公司業績大爆發。
不過,與競爭對手相比,天山電子的業績似乎過于優異了。據Wind,2020-2021年,合力泰液晶顯示類產品收入增速分別為-34.92%、30.32%;2019-2021年,超聲電子液晶顯示器產品收入增速分別為3.51%、-2.43%、35.35%,亞世光電收入增速分別為-12.56%、3.84%、31.47%,秋田微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27%、2.85%、34.88%。
2020年,天山電子營業收入增速領先競爭對手,但差距并不算大,而2021年在競爭對手收入增速普遍只有30%的情況下,其營業收入增速卻是競爭對手兩倍有余。
對于如此顯著的變化,一般是因為公司產品在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或者在競爭中殺出重圍簽訂了新的大客戶。按照正常邏輯,毛利率的高低是產品技術含量以及市場競爭力的直觀體現,因此上述兩種可能性都可以從毛利率角度出發進行分析。
據Wind數據,2019-2021年,合力泰液晶顯示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16.99%、20.47%、22.32%,超聲電子液晶顯示器產品毛利率分別為19.74%、18.50%、17.13%;亞世光電毛利率分別為27.87%、24.54%、14.36%,秋田微毛利率分別為27.29%、24.59%、24.40%。
同期,天山電子毛利率分別為19.44%、20.05%、19.28%,并未出現明顯的變動,且毛利率水平也并不算突出,這也就是說,其相關產品技術含量大概率未出現顯著變化。
另外,從研發費用的角度,也不支持天山電子產品在技術方面出現重大突破。
據Wind數據,2019-2021年,合力泰研發費用分別為6.70億元、6.86億元、7.46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60%、4%、4.59%;超聲電子研發費用分別為2.14億元、2.24億元、2.76億元,占比分別為4.42%、4.32%、4.10%;秋田微研發費用分別為3871萬元、3890萬元、4951萬元,占比分別為4.83%、4.72%、4.45%。
而同期,天山電子研發費用分別為2163萬元、2175萬元、3674萬元,占比分別為3.86%、35.53%、3.37%。
無論從研發費用金額還是從研發費用占比的角度,天山電子的相關數據均不具有明顯的優勢,在行業內競爭對手收入增速普遍只有30%的背景下,公司竟能夠取得76.96%的收入增速。
客戶真實性存疑
既然從毛利率以及研發投入的角度無法解釋天山電子業績爆發的原因,那么從客戶的角度能否給予充分的解釋呢?不幸的是,公司在原有客戶以及新增客戶方面均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據注冊稿,2019-2021年,江西億明電子有限公司及其受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主體(下稱“億明電子”)為天山電子的第二、第二與第三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4408萬元、3801萬元、7806萬元,占比分別為7.86%、6.18%、7.17%。
天山電子前股東劉水霞為億明電子的實際控制人。2016年3月,劉水霞出資105.14萬元,以3元/股的價格獲得了公司35萬股股份;2017年2月,劉水霞出資192萬元,以4.8元/股的價格獲得了公司40萬股股份;同年12月,劉水霞再次出資480萬元,以同樣的價格獲得了公司100萬股股份;而2019年4月,劉水霞基于個人資金需求退出公司股東行列。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天山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