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市場最在意的莫過于這次減持是“矛盾激化”還是“和平分手”。
白電板塊的轉機來了,格力卻還在掙扎!
最近幾個月,隨著總體疫情的逐漸緩和,國內經濟開始逐步觸底,為了促進經濟穩定復蘇,國家正在大力推進耐用品的消費,來穩定經濟。國內各地在近期都相繼出臺了刺激消費、刺激家電市場復蘇的利好政策,例如“綠色家電”、“智能家電”、“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關鍵詞都被列入消費品補貼的標準中,反映了國家政策在強勢牽引家電新消費的趨勢。
二級市場的家電板塊也有相應的正反饋。家電ETF指數(159996)從今年跟隨大盤觸底后,從0.903的凈值低位上漲至目前的1.148(截止6月28日),反彈幅度已經達到了27.13%;而白電三巨頭表現迥異,其中美的(000333.SZ)反彈較遲,6月中旬才開始反彈向上,12個交易日反彈幅度超過13.11%;海爾智家(600690.SH)則走出獨立行情,在今年3月中旬開始觸底反彈,不懼大盤觸底,在3個多月時間里反彈幅度超過30%;表現差強人意的格力電器(000651.SZ),除了五一后的一次大幅反彈,后面兩個月幾乎進入了靜默期,累計反彈幅度為-2%。
01
“死忠粉”減持離場?
在大盤絕地反彈的第二天,就是6月24日,格力電器當天盤中一度上漲超過9%,全天振幅超過8%,但最后留下“避雷針”式的長上影線,收在33.9元/股,漲幅5.12%。
隔日,格力公告了大股東減持情況,京;ヂ撚2022年6月24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10,219,217股,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86%,本次減持預計套現35億,減持后京;ヂ摰某止杀壤陆抵6.47%,京;ヂ撋弦淮未笠幠p持套現25億還是在兩年前,當時格力股價處于高位的52元/股附近。
深挖京;ヂ摰纳矸菘刹灰话,公司2007年4月經珠海市國資委批準后受讓格力電器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持有的9.65%公司股份,當時是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到今年已經是第15個年頭。京;ヂ摰亩麻L兼法定代表人郭書戰在格力董事會擔任非獨立董事,也是經銷商的代表。

從持股變化來看,在2022年一季報,京;ヂ撛诒敬螠p持前是格力電器第三大股東,持有8.34%公司股份。即使減持后,依然是格力電器第三大股東。做了格力15年的“忠實粉絲”,也是格力電器下游重要的經銷商,在大環境逐漸向好,家電板塊利好政策不斷的時候大規模減持,這難免引發市場的擔憂。
其實市場最在意的莫過于這次減持是“矛盾激化”還是“和平分手”。
畢竟對于消費大行業來講,渠道是命脈。而在格力的發展過程中,線下經銷商渠道的作用功不可沒。1994年董明珠主管經營后,為解決淡季生產的資金問題,并緩解旺季供貨壓力以搶占市場份額,格力在次年率先在家電行業出臺淡季返利和年終返利政策,鼓勵經銷商在淡季打款提貨。同時格力電器通過入股等方式,在各地組建銷售公司,幫助經銷商做大以取得強大的線下渠道,使得格力在空調行業獲得競爭優勢。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