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麥趣爾營收同比增長59.54%,同時期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27.62%
因純牛奶不合格問題,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麥趣爾,002719.SZ)被立案調查。
7月4日,麥趣爾發布了關于受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案調查的公告。公告顯示,近日,昌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公司純牛奶檢測不合格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在7月5日晚間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中,該公司說明稱,“經核查,公司生產的2批次純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丙二醇的相關報道內容屬實”,同時該公司還指出,“因‘丙二醇’指標并不在GB2519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滅菌乳》的必要檢測指標范圍內,因此,就上述兩批次純牛奶產品,公司并未進行相關指標檢測。在媒體報道前,公司并不知悉上述情況。”
針對該事項,麥趣爾方面在公告中也表示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即已停止純牛奶生產,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產品;承諾對已購買不合格純牛奶的消費者,無條件退貨、退款;將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排查不合格產品原因并進行整改,及時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排查情況;并將積極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調查處理,不拒絕、逃避,主動承擔企業責任。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麥趣爾純牛奶業務占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約50%的比重,上述事項在整改期間或將對該公司的牛奶業務造成不良影響,進而有可能影響到該公司階段性經營業績。
而自2016年起,麥趣爾已陷入增收不增利態勢,2018年和2019年更是由盈轉虧,連虧兩年。2020年扭虧為盈后,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該公司再度呈現增收不增利趨勢。在此背景下,加上前述立案調查事項或帶來的影響,麥趣爾若想重振業績或并非易事。
陷“純牛奶不合格”風波
談及麥趣爾此次的“純牛奶不合格”風波,還要從一份食品抽檢檢驗情況公示說起。
近日,浙江省慶元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的2022年第4期食品抽檢檢驗情況不合格產品中,出現了麥趣爾生產的2批次純牛奶,相關產品檢出國標要求不得使用的“丙二醇”。
一時間,麥趣爾因“兩批次純牛奶不合格”的消息被推到風口浪尖,并引發廣泛關注。
6月30日,該公司股價開盤即一字跌停,跌幅為10.03%,當日報價7.98元/股。當日,深交所也下發關注函,要求麥趣爾就媒體報道是否屬實、其他批次產品是否存在上述或其他質量問題,近三年是否被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采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核查和書面說明。
次日,麥趣爾發布公告稱,針對抽檢不合格的情況,公司高度重視,目前已開展一系列工作,即對以上兩個批次的產品已進行下架、封存,并積極受理消費者訴求;當地監管部門已進駐公司,檢測機構對相關產品開展全面的抽樣檢測工作,該公司全力配合抽檢工作;以及公司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檢測結果。
7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要求高度重視麥趣爾此次的純牛奶不合格問題,第一時間開展調查,依法處置。經初步調查分析,麥趣爾純牛奶中檢出丙二醇,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香精所致。
并且,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對14家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生產的純牛奶和麥趣爾生產的純牛奶共23批次樣品進行了抽檢。結果顯示,只有麥趣爾生產的6批次純牛奶檢出丙二醇,檢出值在0.264克/公斤—0.363克/公斤。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對麥趣爾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立案調查。案件查明后,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肅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處置情況。截至7月5日收盤,麥趣爾每股股價已進一步跌至7.20元,四天下跌18.8%。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麥趣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