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發放小禮物吸引老人入會,許以高額返利誘騙老人投資……近年來,養老金融領域的詐騙時有發生。個別機構、公司假借養老之名實施違法行為,銷售不符合養老特點的各類產品,以高額分紅為誘餌開展詐騙。警方提醒,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須加強防范意識,涉及錢款事項要及時同親朋好友聯系,以防陷入新型養老詐騙陷阱。
今年初,退休后賦閑在家的西寧市居民魏大爺,接到了一通陌生來電。電話那頭是一家藝術品收藏公司,邀請他到公司品鑒書畫。平日里就喜歡收集一些名家字畫的魏大爺欣然前往。銷售人員不僅展示了豐富的藏品,還贈送給魏大爺不少價值不菲的小禮品,很快就取得了魏大爺的信任。
一天,該銷售人員和魏大爺說,在公司購買書畫、紀念鈔等產品,可由公司通過炒作和拍賣升值,相當于一次短期投資,每100天的收益率高達10%至20%?吹竭h遠超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未和老伴及子女商量的情況下,魏大爺經由銷售人員“指點”,將辛辛苦苦積攢的90萬元養老金分批打入指定賬戶。殊不知,他已經掉入了詐騙陷阱。
100天后,魏大爺準備領取收益時,不僅一分錢沒見到,甚至還被勸導將現有的“收益”繼續投資,以獲得更多的回報。此時,魏大爺才意識到自己遭遇詐騙,趕忙報警。
經過警方偵查,此案已有130余位中老年人被騙,年齡最大的84歲,涉案金額超過1700萬元。目前,涉案公司的8名人員,因涉嫌詐騙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審理中。
經辦此案的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石維鈞介紹,這家公司內部分工明確,由老板、店長、經理、銷售主管、銷售五級共同管理。其中公司老板及店長負責編造詐騙話術,其余人員打著“文化藝術品交易”等幌子,用無實物交割、固定利息返現、承諾代銷、約定回購等方式誘騙老年人投資各類藝術品,是典型的涉嫌養老詐騙違法犯罪行為。
據了解,養老詐騙主要是指以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宣稱“以房養老”、代辦“養老保險”、開展“養老幫扶”等為名,實施詐騙、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合同詐騙、制售偽劣商品,以及生產、銷售、提供假藥、劣藥等侵害老年人財產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警方提示,面對各類養老詐騙騙術,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凡是涉及投資、中獎、貸款等事項,要及時與親人朋友商量,切忌盲目做決定;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遇到親朋好友借錢打款等情況,第一時間要核實身份,無法核實立即撥打110進行求助。
來源:經濟參考報
搜索更多: 養老 |